开展岩屑录井及钻时录井,观察冲洗液温度变化及漏失变化,详细记录钻井过程中的漏水,井喷、涌沙、逸气、掉块、塌孔、缩径等现象及出现时的井深和层位,进而分析热储特征及地热水赋存部位。 (2) 在热储层段采集代表性岩芯,观察岩性特征,判定岩石名称、测试其孔隙度、密度及渗透率、比热、热导率等量并与测井资料比较。还可做部分放射性含量、古地磁同位素年龄测试、判定地热田地质历史及区域热异常背景。 (3) 开展综合物探测井,着重解决热储层段划分及主要含水层段位置,获取不同层位的孔隙率,渗透率、含水率、岩石密度等数据,获取井内地温变化曲线,井温测量应在停钻24小时以后,并应测两条温度曲线,两条测温曲线温差应在允许范围。 (4) 按稳定流及非稳定要求进行抽、放水试验,观察水温、水量、水位变化特征,为地热水资源评价提供基础数据。
【扫码关注我们】